GDP解读:在新一轮措施推动下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加速,实现了全年增长目标
2024年中国(CN)经济同比增长5%,在最后一个季度在一系列刺激措施的推动下增长有所加速,达到了政府设定的“5%左右”的目标。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NBS)的数据,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4%,超出预期。路透社(Reuters)调查的经济学家曾预计最后一个季度增长5.0%。
与第三季度的4.6%、第二季度的4.7%和第一季度的5.3%
相比,这是更快的增长。
与疫情后2023年5.4%的增长相比,全年经济增速有所下降。
12月,零售额同比增长3.7%,超过预期的3.5%。工业产出同比增长6.2%,高于预期的5.4%,凸显了中国国内生产与需求疲软之间的不平衡。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低于预期的3.3%。
中国一直在努力促进经济增长,并为此采取了多项措施。
自9月下旬以来,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措施以遏制房地产市场下滑,降低利率,并宣布了一项规模10万亿元人民币(1.4万亿美元)的五年财政计划,以缓解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北京还扩大了消费者以旧换新汽车和家电并享受折扣购买新商品的计划。
北京表示今年将采取“积极”的财政措施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
一些分析师预计刺激措施可能在今年开始生效,但要看到显著影响还需要更长时间。
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和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给消费者支出和企业信心带来了压力,加剧了通缩担忧。
官方上周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消费者通胀率仅略高于零,而12月工业出厂价格连续第27个月下降。
政府预计将在3月的年度两会期间公布2025年的官方增长目标和额外的刺激措施。
经济学家预测,中国2025年的GDP目标将保持在5%左右。
周五的数据发布之时,距离特朗普(Donald
Trump)宣誓就任下一任美国总统仅有几天时间。特朗普在赢得大选后不久曾表示,他计划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至少10%的关税,而他在竞选时曾表示将对中国商品征收60%的关税。他还任命了一些对华强硬派担任关键内阁职位。
▌机构评论
>> 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的高级经济学家埃利奥特·克拉克表示:
“总体而言,这些结果在意料之中,推动这些结果的因素也在意料之中,即外部因素。为了确保能有力应对美国未来大幅加征关税带来的冲击,并确保消费不受到抑制,在2月和3月两会期间,他们需要出台更多政策。今年他们会进一步小幅降息并降准以支持流动性。这些举措会持续推进,但增长前景的真正驱动力必须来自财政方面。他们在2025年有望实现接近5%的增长。这是基于他们积极采取政策措施,并且假设今年他们在贸易方面能像今年一样,在避免美国关税方面占据有利地位。”
>>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的高级经济学家吴卓殷表示:
“潜在的阻力比整体GDP数据显示的更为强劲。在强劲的净出口增长和更多刺激性政策支持下,经济中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势头。然而,国内需求仍然疲软,工业生产和零售销售没有出现反弹,尤其是房地产行业仍在拖累投资。如果中国想在2025年实现4.5%以上的增长率,就需要更大幅度的降息和更多需求侧的财政刺激政策。”
>>
荷兰国际集团(ING)的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林恩·宋表示:
“在2024年达成增长目标后,2025年的关键问题是政策制定者将在3月即将召开的两会中设定怎样的增长目标。我们的基本预期是,政策制定者会再次设定‘约5%’的目标,或者至少是‘高于4.5%’。尽管可能面临关税和制裁带来的逆风,设定这样的目标意味着我们将看到更强有力的财政政策支持,以及持续的货币政策宽松,这可能会被市场视为信心的信号。”
>> 道明证券(TD
Securities)的外汇与宏观策略师亚历克斯·卢表示:
“尽管近期有刺激措施推动,但我们认为经济基础并不稳固。3月5日的预算案中可能会部署更多财政资金,以缓冲特朗普政府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关注焦点转向下周特朗普对中国的行动,如果对中国征收60%的关税,可能会促使中国人民银行(PBoC)下周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7DRR),通过货币宽松来刺激经济活动。对于2025年,我们预计中国GDP将增长
4.8%,从地方政府GDP目标判断,预算案中可能会公布约5%的目标。”
>>
ITC Markets的亚洲外汇及利率分析师季天鹤表示:
“今天公布的2024年经济数据喜忧参半,部分数据存在差异,显然2025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特别是全年零售销售和投资增长率分别为3.5%和3.2%,仍显著低于整体GDP增长5%匹配的水平。随着美国贸易政策调整即将发生,今年3月的增长目标将再次受到密切关注,尽管由于消费者支出疲软,2024年‘约3%’的通胀目标远未未达成,却鲜少有人关注。”
>>
Legal & General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亚太区投资策略师本·贝内特表示:
“这些数据肯定了政府实施的经济调整举措。房地产行业仍面临压力,政府不希望回到过去高杠杆和房价大幅上涨的状态,所以投资者仍需耐心等待。”
>>
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的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张志伟表示:
“这批宏观数据传递出喜忧参半的信息。虽然第四季度GDP增长超预期,但失业率升至5%以上。我认为去年9月政策立场的转变帮助经济在第四季度企稳,但要增强经济增长动力并维持复苏,需要大规模且持续的政策刺激。为遏制失业率上升,财政政策必须更加积极。”
>> 澳新银行(ANZ)的高级中国策略师邢兆鹏表示
:
“由于基数较低以及政策刺激,GDP同比增长5.4%,超出市场预期。工业增加值加速得益于外部需求提前,而零售销售恢复至年度平均水平。这些强劲数据为2025年约5%的增长目标奠定基础,也为中国审视经济风险提供契机。近期流动性紧张和万科(Vanke)事件都表明,在美国加征关税前,宏观审慎政策在政策议程中的权重高于增长。我们预计中国人民银行将立即采取措施缓解可能的关税冲击。春节前仍有可能降准(RRR),但降息可能会推迟。”
>> 大华银行(UOB)的经济学家何慧敏表示:
“12月的增长主要是工业部门推动的。部分原因是在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就职前,生产和出口的提前。但这种情况未来可能难以持续,所以今年的经济前景仍然疲弱。零售销售是我们目前最应关注的指标之一,因为它反映了消费者信心,而我认为目前消费者信心仍然相当疲软。”
>> 盛宝银行(Saxo
Bank)的外汇策略主管查鲁·查纳纳表示:
“这让中国资产松了一口气,表明2024年的刺激措施正在产生影响。中国市场仍面临结构性逆风以及关税风险,应对这些因素将是长期回报的最终驱动力。工业生产数据表现强劲
- -
也许是因为在美国新政府关税生效前,对美出口提前。房地产依然疲软,零售销售增长更多来自刺激措施的影响。这是积极信号,但要维持增长势头,我们还需观察刺激措施和关税风险的后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