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流 宏观 直播 策略 日历 | 原油 黄金 美指 外汇 股指 商品 | 教育 知否 | 经纪商 全能投资账户 期货开户 |
|
宏观要闻世界主要货币当局对特朗普降息呼吁的回应 - - 美国以外全部降息 |
|||||
|
|
||||
![]() 编辑:严衍 发布时间:2025.1.31 18:16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希望全球利率下降的愿望正在实现,只是美国(US)除外。美国经济强劲,加上其自身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美联储(Fed)与其他央行的政策走向出现分歧。 欧洲央行(ECB)周四降息,加拿大央行(BoC)周三也已降息,英格兰银行(BoE)下周可能也会跟进。在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的情况下,这些举措可能会提振美元,使进口商品更便宜,美国出口商品更昂贵,从而进一步打乱特朗普的贸易议程。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周四指出,新一轮贸易紧张局势(Trade tensions)甚至可能给增长滞后的欧元区(Euro Area)带来更大压力,这可能成为该20国集团进一步降息的潜在理由。 拉加德在谈到特朗普威胁对众多国家加征关税时表示:“经济增长风险仍偏向下行。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将对全球产生负面影响。” 谈到欧洲利率,拉加德在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将主要政策利率再下调25个基点后表示:“我们知道利率的走向”将是下行。“以何种速度、顺序和幅度调整,将取决于我们收集的数据。” 加拿大央行行长蒂夫·麦克勒姆周三在连续第六次降息并下调对美国邻国的增长预测时,也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表示不满。他说:“一场持久且广泛的贸易冲突将严重损害加拿大的经济活动。” 接下来是英格兰银行,预计其下周周四将降息,且有可能比目前预期的速度更快地降息。 ▌政策分歧 目前,美联储独树一帜。尽管美国央行政策制定者预计,如果通胀如预期般缓解,今年晚些时候会降息,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周三表示,没有理由急于采取下一步行动。 鲍威尔在美联储决定维持利率不变后对记者表示:“我们认为政策和经济都处于非常好的状态,所以我们觉得不需要急于做出任何调整。” 这并非特朗普一周前所说他将向美联储主席“要求”的结果。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任命了这位主席,但因利率政策分歧而关系恶化,预计在鲍威尔目前为期四年的任期于2026年5月结束时,他将被替换。 特朗普上周在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 WEF/达沃斯)年会的视频讲话中表示:“我将要求立即降息。同样,全球各地的利率都应该下降。” 事实上,只实现一半愿望可能比一无所获更糟糕,美联储与其同行的政策分歧可能给美元带来上行压力。在特朗普希望全球贸易“重新平衡”以利于美国的时候,这将使进口商品保持低价。在2024年底创下美国商品贸易逆差纪录后,这已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就欧洲而言,麦格理集团(Macquarie Group)的全球策略师蒂埃里·维兹曼和加雷思·贝里在周四欧洲央行政策决定前写道:“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之间的政策分歧很可能在本周引发美元走强。展望未来,要缓解美元压力,需要欧洲政治明朗化、俄乌战争(The Russia-Ukraine War)结束、美国不征收进口关税以及欧洲‘让步’的性质明确,同时要有更稳定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趋势。” 尽管美联储去年总计降息1个百分点,但自9月以来,美元兑一篮子全球货币已升值约7%。 ▌政策炼狱 美联储与其央行同行的基调差异,凸显了在2020年全球从深度但短暂的新冠疫情衰退中复苏后,美国经济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鉴于供应链混乱,高通胀是一个全球现象,各国央行一致迅速加息以试图控制通胀。 但物价上涨的根源各不相同,比如2022年俄罗斯(RUS)入侵乌克兰(UKR)等事件导致欧元区能源价格通胀加剧,而美国更激进的财政支出则造成了更多由需求驱动的物价上涨。 通胀也在全球范围内普遍下降。但在美国,经济在通胀下降的同时保持了高于趋势的经济增长,而欧洲则处于衰退边缘。 这种情况让特朗普面临一个潜在的两难境地:在一个可以说处于充分就业、产出和增长率接近或超过其潜力极限的经济环境中,如何改善拜登政府(Biden administration)的经济成果。2024年美国产出增长2.8%,这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连续第四年以远高于1.8%(被视为经济长期潜力)的速度增长。 通胀几乎得到控制,但美联储认为未来仍存在足够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至少目前已选择观望。 毕马威(KPMG)的首席经济学家黛安·斯旺克表示:“美联储真的处于一种政策炼狱之中。”她指出,鲍威尔周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频繁使用‘观望’‘等待观察’‘维持不变’‘不急于’和‘将耐心观察’等表述”。 斯旺克称,由于目前经济正受到一个已发布数十项行政命令且可能很快宣布关税政策的政府的影响,“美联储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宏观要闻 >>
主题:全球央行政策前景展望 | 新闻源:Bloomberg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