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流 宏观 直播 策略 日历 | 原油 黄金 美指 外汇 股指 商品 | 教育 知否 | 经纪商 全能投资账户 期货开户 |
|
A50频道预览:中国或下调通胀目标,并在“两会”上制定大规模刺激计划 |
|||||
|
|
||||
![]() 编辑:池静 发布时间:2025.2.27 15:50 预计中国(CN)下周将下调通胀目标,同时公布备受期待的财政刺激计划细节,以应对日益加剧的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支撑经济增长。 中国一年一度的“两会”将于周二开幕,首先召开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随后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近年来,“两会”通常持续约一周时间,会议结束后通常会举行外交部部长和经济部门负责人的新闻发布会。 据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称,在周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会议上,预计中国政府将把年度消费者物价通胀(CPI)目标从往年的3%或更高下调至2%左右,这将是二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这意味着对国内需求温和的一种潜在认可。 麦格理集团(Macquarie Group)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胡伟俊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新的通胀目标更像是一个上限,而非一定要实现的目标。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一直面临通缩压力,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已连续第七个季度低于实际GDP的增长速度。2024年和2023年,CPI仅上涨了0.2%,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已连续下降了两年多。 本月早些时候,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对CNBC表示:“我们今年的观点是,通缩将持续存在。中国会尝试一些新方法,但……他们只会采取小步措施。” 邢自强称,中国政府不太可能在今年下半年之前大幅加大刺激力度。他指出,2024年9月公布的刺激措施是在通缩趋势首次出现一年多之后才出台的。 在去年9月中国政府意外做出高层支持经济的承诺,引发股市上涨后,投资者一直密切关注中国政府为应对经济放缓所做的努力。上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罕见地与包括阿里巴巴(Alibaba)创始人马云和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在内的企业家会面后,股市再次上涨。 麦格理集团的胡伟俊表示,周三中国政府可能会将预算赤字占GDP的比例设定为4%,高于2024年的3%,这与市场普遍预期相符。 胡伟俊称,这将标志着“一个重大转变,因为多年来政策制定者一直不愿突破3%的门槛”。 他还预计,中国今年将把特别国债的发行额度从2024年的1万亿元人民币提高到3万亿元人民币(4100亿美元),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额度从之前的3.9万亿元人民币提高到4.5万亿元人民币。 普遍预计,中国还将在周三将今年的GDP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与过去两年的目标相同。这与习近平此前宣布的到2035年使经济规模在2020年基础上大致翻一番的目标一致。 但分析人士警告称,鉴于与美国贸易紧张局势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不太可能全力实施刺激措施。除了持续的技术限制外,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已将中国商品的关税提高了10%,更多关税最早可能在4月2日出台。 这将削减中国的出口,而出口是中国经济中少有的亮点。 麦格理集团的胡伟俊表示:“3月出台任何重大政策刺激措施还为时过早,因为政策制定者需要更多时间来观察贸易战2.0(Trade War V2.0)的实际影响。他们以往的做法表明,他们不会达不到GDP增长目标,但也不想过度实现目标。目前,他们会谨慎行事。” 北京的“两会”召开之际,恰逢特朗普于3月4日在美国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讲,届时美国总统可能会阐述他今年的议程和目标。 ▌聚焦消费 尽管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2024年实现了5%的经济增长,但零售销售额的增长率从2023年的7.1%大幅下降至3.4%。房地产市场的拖累依然存在,去年该行业的投资同比下降了10.6%。 瑞银投资银行(UBS Investment Bank)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我们认为,政府可能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把‘促进消费’列为首要政策任务。” 中国一直试图通过以旧换新补贴来促进消费,鼓励人们购买特定商品。今年1月,中国政府扩大了以旧换新计划的范围,将智能手机和更多家电纳入其中,有关补贴规模的细节将在“两会”上公布。 瑞银的汪涛表示,随着预算赤字的扩大,中国政府可能会将消费者以旧换新计划的补贴规模从去年扩大一倍以上,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以上。 她还预计,中国政府将通过补贴有年幼子女的家庭、提高养老金支出以及增加国家对居民保险计划的投入等方式,来解决人们对收入的担忧。 在即将召开的会议上,预计中国还将公布未来一年在国防和技术研发方面的支出计划。 今年秋天,中国将开始正式制定未来五年(即“五年规划”)的发展重点,当前的“五年规划”将于今年结束。 中国宏观集团的联合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陈马克斯·赫尔曼表示,习近平上周与企业家的会面,以及支持私营部门和外国投资的新政策,标志着三中全会之后出台的首批改革措施。他说:“从象征意义上讲,这标志着改革进程的一个快速且良好的开端,并释放出一个信号,表明改革已提上北京的日程。” ▌支持私营部门 中国有关部门正在审议一项支持私营非国有企业的新法律草案,更多细节可能会在“两会”期间公布。 据官方媒体本周报道,在该法律的一项拟议新增条款中,中国将禁止对企业随意征收罚款。 去年的公开文件显示,资金紧张的地方政府要求企业补缴早在1994年经营活动的税款,这表明企业在面对各种费用征收时面临着诸多困难。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兼职副教授彭文生表示,这项新法律将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提供“稳定的法律预期”。他还预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将出台新措施,重点是为非国有企业增加投资机会,并帮助科技型小企业更容易获得融资。 许多分析人士认为,上周科技企业家与习近平会面,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表明对互联网公司的监管整顿已正式结束。 经济学人智库(EIU)的高级分析师李湛表示,这表明未来“国家愿意对科技公司放宽监管,不再进行大规模的整顿,以换取它们在关键技术创新方面的投资”。A50频道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