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流 宏观 直播 策略 日历 | 原油 黄金 美指 外汇 股指 商品 | 教育 知否 | 经纪商 全能投资账户 期货开户 |
|
FedWatch美联储会议前瞻:预计加息25个基点,政策声明中不会有重大改变,鲍威尔会以鹰派的口吻发表评论 |
|||||
|
|
||||
![]() 编辑:王真 发布时间:2023.02.01 13:56 预计美联储(Fed)将仅加息25个基点,但也可能暗示,尽管它降低了加息幅度,但仍将保持警惕,抗击通胀。 美联储将于北京时间周四上午2点发布最新利率决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将于2点30分向媒体介绍情况。预计的加息25个基点是在12月加息0.5个百分点之后,这将是自去年3月本周期首次加息以来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的最小上调幅度。 尽管预计此次会议相对平静,但策略师们表示,对于美联储主席来说,缓和金融市场的反应可能是一个挑战。市场一直在上涨,因为投资者预计美联储可能会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同时也足以遏制通胀,从而回到宽松政策。 美联储周三将是自去年3月以来的第八次加息。它将把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定在4.50%至4.75%。这距离美联储估计的5%至5.25%的最终利率区间仅差0.5个百分点。 ▉ 预计鲍威尔将保持鹰派 Bleakley Advisory Group的首席投资官彼得·博克瓦尔表示:“鲍威尔将如何告诉人们冷静下来,冷静下来,不要因为我们接近加息的尾声而变得如此兴奋?他将继续表示,美联储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紧缩政策,以此来实现这一目标。仅仅因为他完成了,并不意味着这是通向安逸的捷径。” 贝莱德(BlackRock)的全球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里克·里德表示:“我认为他会在金融状况上让步。我认为市场正在期待这一点。我认为人们意识到了信贷息差变动了多少,股票市场变动了多少,科技股变动了多少。” 如果股市上涨过快,可能会抑制美联储为经济降温和抑制通胀所做的努力。 里德预计鲍威尔会以鹰派的口吻发表评论。“我认为,如果他是鹰派,我认为市场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我认为,如果他不是,市场可能会再次上涨。”他说。 在期货市场,联邦基金期货继续以低于5%的终端利率定价。这些期货还显示,投资者预计美联储将在2023年底前实际逆转政策,并将利率下调至少25个基点。 ▉ 美联储沟通很容易出错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投资管理公司全球固定收益宏观策略主管吉姆·卡隆表示:“我认为,相对于市场定价,他态度将变得强硬。但鲍威尔也想小心不要听起来太鹰派。美联储的沟通很容易出错,或者市场最初解读事物的方式也可能出错。” 卡隆表示,美联储缩减加息规模本身将被视为鸽派。在12月加息50个基点之前,美联储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 “他想捍卫5%至5.25%的最终利率(预测)的有效性。”卡隆说,”与此同时,他认为创纪录的房价正在下降。工资通货膨胀正在下降。汽车行业表现不佳。零售业不太景气。就业市场表现良好。工资通胀正在下降,但仍高于舒适水平。” ▉ 预计美联储不会有重大改变,至少3月才会给出信号 投资者将关注鲍威尔对经济的任何评论,以及他是否预计经济会像许多经济学家预测的那样陷入衰退。美联储在其预测中没有预测经济衰退,但预计增长将非常缓慢,失业率将从12月份的3.5%大幅上升至今年晚些时候的4.6%。 预计美联储在宣布加息时,不会在其政策声明中做出任何重大改变。它的最后一份声明称,为了达到可以将通胀率送回2%的政策立场,目标利率区间的“持续增长”将是合适的。 美联储在对抗通胀方面取得了进展。12月份个人消费支出核心通胀率上升0.3%,同比从11月份的4.7%放缓至4.4%,为2021年10月以来的最低增幅。 策略师表示,美联储需要更多数据,可能至少要等到3月才会给出信号,表明它会继续加息多长时间。如果保持同样的速度,可能还会有两次25个基点的加息。 美联储周三不会发布任何新的预测或经济预测。它的下一个预测是在3月份的会议上发布季度经济预测,这是市场获得更多关于预期利率路径的线索的一种方式。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的首席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加彭表示:“他们不希望金融状况大幅缓解,他们也没有新的预测,所以我认为这意味着声明中的变化较少,关于‘持续加息’的说法将保持不变。” 加彭说,鲍威尔很难显得过于鹰派。“行动胜于雄辩。如果他们连续第二次会议放缓(加息幅度),很难用公开的鹰派语言来支持这一点。”他说。 Bleakley Advisory Group的首席投资官彼得·博克瓦尔表示:“鲍威尔应该强调美联储将如何将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尽管市场认为美联储将很快降息。鲍威尔更关注的是降低和保持通胀,而不是试图帮助标准普尔500指数。他的关注点不会由信贷息差或标普指数的走向来决定。这将取决于他是否抑制了通货膨胀,并使其保持在低位。”FedWatch >>
主题:FOMC会议前瞻 | 新闻源:Bloomberg Yahoo CNBC ---END---
|